Page 125 - 發現台灣農業競爭力(十)
P. 125
發現臺灣農業競爭力
柿農仍不多,僅有10名班員,每人種植3、4
甲柿園,成立20多年期間,果樹產銷班陸續
成立,如今已達20班之多。
果樹產銷班第4班成員中,每人種植面積
嘉義縣番路鄉果樹產銷班第
或有變動,但從成立迄今班員都未曾變動,
每個月聚會1次,以討論柿子的管理技術為
主,並邀請專家指導,提供新的知識,讓產
銷班技術得以不斷精進,而聚會也等於聯
採收柿子的工具:鋁梯和採收袋。 誼,這一班可說是感情深厚。
4 班
朝向草生栽培與柿樹矮化
果樹產銷班第4班經由不斷的管理技術研
討、聽從專家建議與吸收專業知識,讓柿園
邁向草生栽培,江火炎說,番路已成國內柿
子的最大產地,有眾多柿農要依靠柿子過生
活,因為必須在柿園管理與柿子品質上有所
提升,才能更確保柿農收益,因此管理上朝
向草生栽培方向,即回歸柿樹和雜草共生的
番路鄉果樹產銷班第4班班長江火炎,提著裝滿剛摘 自然法則,可以避免噴灑除草劑,減少農藥
下柿子的採收袋。
14 64卷21 期 103/11/1 柿子成熟後,柿葉變黃而掉,是柿園的另一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