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發現台灣農業競爭力(十一)
P. 30
發現臺灣農業競爭力
磨等繁複的程序,才能成為1公
斤的巧克力。如果有機會進入內
埔聚落,便能一睹日曬乾燥可可
豆的產業風情。但在數十年前的
內埔鄉咖啡產銷班第
內埔,卻是截然不同的另一副景
象。
曾經輝煌的檳榔年代
2 班 筆直的檳榔樹間最適合可可樹苗生長,有綠蔭為其遮蔭避風。
「高高的樹上結檳榔,誰先
爬上誰先嘗」,這首耳熟能詳的
民謠,描述著農村採檳榔的純樸
風情。數十年前內埔,隨處可見
檳榔樹隨風搖曳,有「臺灣綠寶
石」之稱的檳榔,著實為農家子
弟帶來豐衣足食的生活。只是好
景不常,政府不對於檳榔有礙健
康的宣導,加上水土保持等問
題,以致使檳榔產業逐漸走入歷
採收後,取出種子置於桶中,於戶外自然發酵。
史。以農業為本的內埔客家聚
採收時,班員手持鐮刀,小心翼翼 落,面臨大環境的轉變,體悟必須求新
的割下可可亞果實,就怕弄傷樹幹。採 求變,才能突破困境。
收後,則要用小刀把這些果實分割為 說起當時的檳榔產業的轉型,在咖啡
半,小心翼翼地取出種子及果肉等待發 產銷班第2班邱銘松的血液裡流竄著不
酵。發酵是為了將包裹可可豆的果肉除 認輸的志氣。回想起當初為了提升家人
去,而發酵最好的方法則是利用酵母菌 的生活品質,他嘗試改種咖啡,並成立
任其自然發酵,發酵時間長短則與可可 了內埔咖啡產銷班,用好品質與高名氣
品種、季節及天氣有關,遇上陽光普照 正面迎戰,卻怎麼也抵不過「一鄉一特
大概只需3、4天的發酵期,倘若天氣陰 色」的古坑咖啡品牌行銷。邱銘松思索
霾就得花上2週不等,才能將包裹可可 著,倘若無法在咖啡產業中的一片紅海
豆的果肉除去便於分離;而從20~50顆 撕殺脫穎而出,便應該想辦法在這條產
的果莢裡取出約1,000粒的果實要經過 業轉型中開闢一條在地之路。
65卷05期 104/3/1
14 發酵、乾燥、烘焙、碾碎、脫殼、研 早在民國56年間,臺灣就已經有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