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 - 荔枝
P. 4

壹、前言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  屬於患子類(Sapindaceae),  近來的研究為荔枝有  3



             個亞種包刮:spp.chinensis(  中國亞種),  spp.philippeensis Leenh(  菲


             律賓亞種)及  spp.javanensis Leenh(  爪哇亞種);  其中只有  spp.chinensis  為栽培種。爪


             哇亞種的果實近似中國亞種,  偶而栽培於中南半島及西爪哇,  菲律賓亞種主要分布於菲


             律賓,  其果實嚴重皺縮而不能食用。栽培種荔枝原產於中國南部(北緯  23  度至  27  度),



             於  16  世紀開始傳播到其他國家,  目前主要產地為中國大陸、印度、泰國、台灣、越南等


             地,  此外美國等其他  14  的國家亦有栽


             培,  主要分佈於南北韓  20~30  度之間。



                   台灣荔枝是先民自大陸引進的,  最早的歷史紀錄是由張郡氏自福建引進,  距今約


             300  年,  但荔枝實際成為重要經濟果樹枝有  40  多年的歷史,  目前種植


             面積約  12,000  公頃左右。產地主要是高雄、南投、台南、台中及彰化。以黑


             葉為主,  約佔栽培面積  80%。



             貳、  重要栽培品種



                   目前台灣荔枝約有  30  品種,  但較重要的有  11  品種,  若依成熟期區分可分為  5


             類(  以嘉義地區成熟期為準),  分別是(1)極早熟(5  月中下旬):  三月紅、楠西早生、台農


             2  號旺荔,  (2)  早熟(6  月上旬):  玉荷包,  台農  1  號翠玉、(3)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