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發現台灣農業競爭力(四)
P. 7
葉 淑 蕙 說 , 苑 裡 平 原 的 豐 饒 , 源 自 於
雪 山 山 脈 流 淌 下 來 、 台 灣 西 部 最 無 污 染 的
大 安 溪 , 而 且 因 位 於 台 灣 南 北 氣 候 分 界 線
的 火 炎 山 腳 下 , 純 淨 的 水 、 肥 沃 的 土 、 多
雲 霧 高 溫 差 的 氣 候 , 正 是 老 天 賜 予 好 山 好
水 出 好 米 的 最 大 恩 澤 。 以 「 山 水 」 為 名 , 一 方 面 表 達 對 於 土 地 的 感 恩 , 另 一 方
面 也 是 發 願 向 土 地 學 習 永 續 耕 作 之 道 。
保 證 價 格 . 有 機 米 契 作
由 「 國 光 米 」 演 進 到 「 山 水 米 」 , 預 告 了 邁 向 有 機 農 業 的 新 方 向 。 接 著 ,
葉 淑 蕙 開 始 籌 組 有 機 生 產 團 隊 , 但 要 說 服 農 民 放 棄 已 習 以 為 常 的 耕 作 方 式 , 一
時 之 間 困 難 重 重 , 尤 其 當 時 資 訊 仍 然 貧 乏 、 仿 冒 有 機 充 斥 、 法 令 既 不 健 全 、 政
策 鼓 勵 也 不 夠 積 極 , 農 民 多 少 心 存 觀 望 , 不 過 葉 淑 蕙 決 定 推 廣 有 機 生 產 的 腳 步
卻 未 有 所 猶 豫 躑 躅 。
87 年 一 期 稻 作 , 在 苗 栗 農 改 場
的 技 術 指 導 下 , 首 先 以 試 作 方 式 展
開 自 然 生 態 農 耕 法 。 加 入 的 稻 作 面
積 僅 約 4.2 公 頃 , 還 未 達 產 銷 班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