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3 - 發現台灣農業競爭力(四)
P. 173
海 拔 較 高 , 與 原 來 的 棲 息 地 環 境 落 差 不 致 太 大 , 經 過 一 段 逐 漸 馴 化 的 過 渡 期 ,
之 後 移 居 平 地 , 適 應 性 已 然 增 強 。
所 謂 「 桔 逾 淮 為 枳 」 , 植 物 一 旦 離 開 自 然 棲 息 地 , 生 長 形 勢 通 常 轉 差 , 但
是 中 埔 鄉 的 板 栗 卻 反 其 道 , 不 但 適 應 良 好 , 所 結 果 實 還 別 具 特 色 。
果 實 碩 大 . 色 澤 金 黃
高 天 祿 班 長 說 , 一 般 而 言 , 日 系
板 栗 顆 粒 較 大 、 絨 毛 內 膜 不 會 脫 落 ,
需 如 番 薯 削 皮 般 以 工 具 削 除 , 生 物 特
性 與 中 埔 板 栗 差 異 頗 大 ; 而 與 俗 稱
「 天 津 板 栗 」 的 中 國 板 栗 相 較 , 中 埔
板 栗 個 頭 碩 大 飽 滿 、 尾 端 較 尖 , 約 20、 30 個 就 有 1 斤 重 , 開 後 , 果 實 色
澤 金 黃 油 亮 , 質 地 鬆 軟 , 而 天 津 板 栗 個 頭 小 , 尾 端 凹 陷 、 色 澤 白 皙 、 質 地 硬
實 , 外 觀 、 口 感 完 全 不 同 。
他 表 示 , 板 栗 的 食 用 方 法 , 市 面 上 最 常 以 「 糖 炒 栗 子 」 的 樣 態 出 現 , 亦 即
炒 栗 需 加 糖 砂 才 夠 味 , 而 中 埔 板 栗 甜 度 高 , 不 需 其 他 添 加 物 , 清 炒 的 栗 子 即 有
合 宜 的 甜 度 , 並 散 發 自 然 的 清 香 味 , 且 果 實 仍 保 持 金 黃 色 澤 、 不 會 變 色 , 中 埔
板 栗 打 出 「 黃 金 板 栗 」 名 號 , 可 說 名 實 相 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