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8 - 發現台灣農業競爭力(四)
P. 168

多 。茶葉   6  班的 毛茶銷 路通暢 ,從無滯銷問題,翁 萬說,



                            幾 乎是今天茶葉 炒好、 隔天茶商就搶光。




                            不過 ,行銷 方面雖不必掛 懷,但茶價未 能隨物 價波動而提


                            升 ,則難免遺憾 。翁萬 指出,近幾年來,毛茶收購 價格相差



                            不 多,但是能源 、肥料 各項物資齊上漲,生產成本 隨之上


                            揚 ,如製茶時瓦 斯用量 不小,載運、剪枝、施藥等 田間作業



                            都 需用油,油氣 價格連 番飆漲,產製   1  斤毛茶,僅 用油開


                            支 少說 3.5  元,肥 料漲勢同樣可觀, 90  年初以 來,茶價紋



                            風 不動,換算成 本變化 ,利潤已大幅壓縮。




                            翁萬 認為, 60- 80  年代是 坪林茶的黃金時代, 行情好 、工


                            資 又便宜,一年 四季的 茶葉價格都不差,如今只採 製春、冬



                            兩 季,夏季茶菁 除了少 部份製作東方美人茶,幾乎 都不採


                            收 。從高峰走下 坡,與 進口茶競爭多少有關係,最 主要還在



                            於 國產茶葉增量 太多, 尤其是中部南投茶區,早先 ,坪林包


                            種 茶銷往中南部 不少, 如今卻是南投茶打到坪林來 。




                     茶  農  老  化  .  茶  園  漸  萎  縮




                            種茶 、製茶 辛苦勞累,坪 林毗鄰 台北都會,工作機會 多,年


                            輕 世代接手意願 不高, 茶園面積有逐漸萎縮現象, 翁萬說,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