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發現台灣農業競爭力(十)
P. 45
發現臺灣農業競爭力
心甘藷據傳是在日治時期由日本
芋 琉球引進,當初僅栽培在原住民
部落中,直至近年,國人對標榜健康的
作物甚感興趣,遂成為一種具健康性、
本土化並具發展潛力的少量多樣化雜糧 花蓮縣新城鄉芋心甘藷產銷班第
作物之一。目前全臺都有農民種植,其
中又以花蓮縣新城鄉是芋心甘藷的最大
產地,當地也有著全國唯一的芋心甘藷
產銷班。 佳,相當具有吸引力,不過它的缺點是
一年只有一收,而且產量並不高。
砂質壤土 適合芋心藷 1 班
「其實芋心甘藷是一種很『挑剔』的
「芋心甘藷的花青素特別高、鐵質也 作物!」之所以這樣說是有理由的。芋
比一般的甘藷來得高上不少!」花蓮縣 心甘藷最早期引進臺灣時,由於產量不
新秀地區芋心甘藷產銷班第1班班長林 高,且對土壤選擇甚為嚴格,僅適栽於
聰明表示,芋心甘藷的營養以及外觀俱 土層深厚的砂土或砂壤土,因而栽培面
積不多。
幸好各農業試驗所陸續研發出新的品
種,產量因而提高不少。其中包括了農
業試驗所培育的〝臺農73號〞以及花蓮
區農業改良場育成的〝花蓮1號〞,都
大為提高了芋心甘藷的產量。目前一般
甘藷1分地約有3、4,000台斤的產量,而
芋心甘藷約為2,500台斤左右,兩者產量
相去已不至於差太多了。
品種繁多 口感大不同
林聰明說,〝臺農73號〞的產量高,
但塊頭不大,適合用來蒸煮,而其適合
的栽種時間是清明節之後;至於〝花蓮
1號〞,則是塊頭大、長得較修長,紫 64卷08期 103/4/16
色顏色深,因此合適用於加工使用,若
花蓮縣新城鄉芋心甘藷產銷班第1班林聰明。 在中元至中秋之間種植,可以獲得較高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