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枇杷
P. 5

二、整枝修剪與樹型



                   台灣枇杷由於品種及生育


             習性需求的環境條件十分嚴苛,


             必須種植於中部山區海拔  300


             至  1,000  公尺



             處,  基於排水良好之需求,


             農民多於陡坡栽植,  耕作十


             分不易,  樹型必須矮化以方便修剪、疏花、疏果及採收,  多年來矮化栽培已成為台灣


             栽培模式之主流(  圖  4)。




                   枇杷修剪的目的是要維持生育良好、旺盛而易於管理的樹型。幼齡樹  1


             年抽稍  4~5  次,  樹冠形成快,  要及時採用定幹、除芽、疏枝等整形修剪技


             術,  培養成主幹高  40~50cm  的變則主幹形或雙層杯狀形的樹冠,  以春季和



             夏 季 修 剪 為 主 ,   秋 冬 季 為 輔 。 結 果 樹 最 重 要 的 修 剪 主 要 有 兩 個 時 期 ,   第   1

             關


             鍵 修 剪 的 時 期 大 致 在   12  月 底 前 花 穗 抽 生 後 ,   應 將 生 長 旺 盛 之 徒 長 枝


             及  樹  冠  內  過 密 的 枝 條 剪 除 ,   以         布  建  樹  型  有  利  陽  光  穿  透  及  通  風  ,    此  時  枇  杷


             樹  處  於  短  日  低  溫  之  逆  境  狀  態  ,    是  修  剪  整  形  之  最  佳  時  期  ,    可  減  少  並  分  攤  第


             2  修  剪  時   期  的  工  作



             量  ;    第  2  次 修 剪 的 時 期 大 致 在   3~4  月 間 果 實 採 收 後 ,   修 剪 重 點 在 枯


             枝  、  病  蟲  害 枝 及 纖 弱 枝 並 對 上 一 次 結 果 後 之 枝 條 進 行 回 剪 ,   回 剪 的 目


             的 在 重 新 布 建 下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