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綠肥作物栽培利用手冊
P. 9
物。景觀綠肥主要功能在於農村環境的綠化美化及配合觀光休閒產業,因
此,較適合作為景觀綠肥者多數為草本花草植物,如波斯菊、雞冠花、向日
葵等,另傳統綠肥中的油菜於秋冬春季正值開花期,也是較常被利用為景觀
綠肥的重要種類之一。
由於豆科植物根部與固氮微生物共生形成根瘤,也就是所謂根瘤菌,可
固定空氣中的氮氣,再供應給豆科植物利用,豆科綠肥作物固定的氮,轉變
為有機氮,綠肥掩施後被分解時緩慢釋出氮肥,提供後作物所需一部分的氮
肥 來 源 , 同 時可提供大量的有機物質,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對土壤物理、
化學及生物性的改善助益頗大。非豆科綠肥雖不具固氮功能,無法增加土壤
中的養分,但可利用土壤中多餘的養分,掩施分解後將養分回歸土壤中供後
作物利用,同時也如同豆科綠肥一樣提供大量的有機物質,增加土壤有機質
含量,對土壤物理、化學及生物性的改善具有相同的效果。
二 、 栽 培 方 法
綠肥作物的栽培方法可分為下列四種:
(一)主作法:以綠肥本身為主作物,代替他種經濟作物,綠肥生長期不受時間
限制,養分及有機物質的蓄積較多,休耕農田種植綠肥,即屬此法。
(二)間作法:利用穀類、根菜類或多年生特用作物、果樹等之行株間種植綠
肥,綠肥掩施後養分可供主作物或後作物利用。本法若主作物與綠肥作物種
類選擇適當,既不影響主作物之生育,且可集約利用土地及節省勞力。臺灣
茶 園 間 作 羽 扇 豆 (魯 冰 ),即屬此法。
(三)裏作法:綠肥在前作物收穫前或收穫後播種,而於後作物種植前整地時掩
施入土壤中,供後作物利用。換言之,即利用前後兩作間之休閒期栽培綠
肥。臺灣綠肥作物之栽培以採用本法最多。
(四)輪作法:將綠肥作物納入當地輪作系統,與主作物配合形成一種最適合當
地的輪作制度,是維護地力與維持農作生產併行的耕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