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梨
P. 5
參、栽培與管理
一、整枝與修剪
整枝是將幼樹之枝條修剪成理想之形狀,
形成基本之植株骨架, 其目的在發揮土地之有
效利用, 及葉片截取陽光之效率, 以提高產
量與品質。修剪是維持植株形狀之處理方法,
如摘心、除芽、捻枝、
不當枝條之剪除等。在台灣梨大部分皆採棚架栽培, 以減少颱風之危害, 梨之整枝方式
通常採用自然開心型, 在梨樹定植後, 於離地 70~80 公分處開始培養主枝。主枝若太
低則不利田間管理, 尤其會防礙機械化作業; 若主枝太高則在主枝基部易發生多量之徒
長枝, 消耗多量之養分, 影響果實肥大, 並會擾亂樹冠之生長均勢, 且樹冠不易擴
大, 造成產量低下。主枝可留 3~4 枝, 但以
3 枝為宜。在各主枝距主幹 70~80 公分處養成第 1 亞主枝, 再於距第 1 亞主
枝約 10~20 公分、20~30 公分處養成第 2 及第 3 亞主枝, 以養成基本之骨
架。在亞主枝上相隔約 30~40 公分養成側枝, 其方法與留亞主枝方式略同,
爾後在側枝上培育結果枝, 如此 1 株梨樹上之主幹、主枝、亞主枝、側枝、結果枝層次
分明, 則其發育平衡, 植株不易老化, 果實品質優良, 產量高而穩定(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