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2010年十大經典好米選拔農友手冊
P. 38
說起屏東縣東港鎮,許多人腦海中可能立即躍出黑鮪魚的影像,每年
鬧熱滾滾的黑鮪季是一般人對於東港的認識,卻很少人知道,東港也
生產稻米、甚至認為「屏東米最難吃」,家中世代務農、十幾歲就下
田的林清源,決定破除這個刻板印象,找出問題所在。
追本溯源,林清源發現,屏東米之所以被認為「難吃」,原因在於錯
選栽培品種。過去農民選種產量大、採收早的品種,以便搶先上市、
賺取較高賣價,但該品種卻並非東港的氣候、土壤等環境條件的「最
佳拍檔」。
林清源於是「從根做起」,兼任屏東縣水稻育苗技術改良協進會總幹
事的他,將育苗場裡不適合當地風土環境的品種全部捨棄,幾經研究,
選出最適品種「高雄 145 號」。
重視曬田.讓稻株更勇健
林清源說,「高雄 145 號」具有省工、省肥料、且不易罹稻熱病等優
點,雖有遇雨發芽的缺點,但東港於正月 15 日種植、5 月中旬收成
的栽培期,正好避開梅雨季,加上以大武山純淨無污染的水源灌溉,
為種出優質稻米奠下了基礎。
選對了品種,用心一樣不可少。林清源所屬的東港鎮稻米產銷第一班,
全班統一採購有機肥料、安全農藥,不僅可減少 15%的成本,對消費
者也更有保障。
栽培過程中,林清源最重視「曬田」,秧苗種下第 35 天後,讓稻田乾
涸直至龜裂,為期約 10 天,用意在於讓空氣進入土壤裡、抑制無效
分蘗,以免爭搶養分,使稻穗生長更均勻、成熟;同時因地表乾涸、
稻株根系會不斷向下探尋水源、緊密攀附土壤,使稻株更勇健,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