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2015十大神農暨模範農民專刊
P. 38

除了上課學習印度棗栽培管理等課



                                                        程,他也研讀土壤與肥料等相關書


                                                        籍,在充電進修後,第二年便投入所



                                                        有積蓄購買機具設備,一般網室每分


                                                        地成本約 8 至 10 萬元,他不惜投入



             兩倍以上的成本,架設抗風型網室,除了防蟲害,也能避免棗樹在枝


             葉生長期遭受颱風侵襲。






             採草生栽培和強疏果







                 老一輩農民多採用慣行農


             法,觀念和做法相對保守,相對


             於把農業當成事業在經營的潘志



             民,有很大的落差。他舉例說,



             老農在枝條管理上比較隨興,抱持順其自然的想法,沒有精算疏果的


             葉果比,而且較依賴化肥和勞力。






                 潘志民也觀察到,採用慣行農法的農民為了讓果園好栽培,常噴灑



             除草劑,只要一下大雨,雨水無法在田間久停,而是夾帶泥土和有機


             質,快速地流入水圳中。他採用草生栽培法,只要使用割草機管理草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