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 - 酪梨
P. 2
大 學 林 樸 教 授 稱 之 為 “ 幸 福 果 ” , 以 便 大 眾 皆 能 聽 其 名 而 產 生 好 感 ,
而 有 利 於
行銷。酪梨原產南美洲北部、中美洲及墨西哥。中美洲之原住民已經享用了酪梨數千年之
久, 因其粗脂肪高, 質地似奶油, 故被稱之為「窮人之奶油」
( poor man's butter)。
酪梨含 11 種以上有價值之維生素如 A、C、B6、葉酸、高量礦物質及纖維素, 所以
營養學家視之為高滋養密度之水果。在金氏世界紀錄中, 酪梨列為世界上營養最豐富之水
果, 可說是『果中之食米』。其含多量之不飽性脂肪, 吃了之後具有減低血液中膽固醇,
防止心臟梗塞之作用。是一種低醣類, 高能量之食物, 故可推薦為糖尿病人的食物。
在 1918 年日本人自美國開始引入嘉義農業試驗支所( 即目前之嘉義農業
試驗分所) 。目前台灣酪梨栽培面積共約 873 公頃, 主產地分佈於台南大內鄉、麻
豆鎮、佳里鎮、及嘉義竹崎鄉等地。
貳、主要栽培品種
目前台灣主要栽培品種有下列幾種, 其品種特性如下:
一、嘉選 1 號
普遍栽培於嘉義地區, 果為卵形, 成熟時皮色淡綠,
後熟後皮呈黃綠。果皮厚, 果重約 300~600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