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葡萄
P. 5
氰氨基化鈣( 烏肥) 浸漬 20 倍溫水, 過濾後再以醋酸調整 pH 值至 7~8
之間的氰氨基化鈣液, 或市售成品之氰滿素(春雷)20~50 倍稀釋液, 直接塗抹或噴施結
果母枝, 此法一般多使用於金香品種及提早生產已刻傷催芽的巨峰及黑后品種, 促進萌
芽。
3. 頂端切口浸漬法
生產秋果或冬果之結果母枝, 只利用春梢修剪後最末端之 1 個花芽, 其餘基部之
芽體預留做翌年結果用。修剪後若無催芽處理時, 大部分只枝條末端萌芽 1~2 芽, 但
如果前期作提早落葉之果園萌芽數量增加, 將會影響翌年春季修剪部位留芽數。故將頂
端芽之葉片除去後把枝條先端拉下, 再將切口及芽體浸於藥劑中, 此種處理方法可縮短
萌芽時間及避免結果母枝其他部份芽體的萌動。
國產優良品牌葡萄生產管理技術作業標準
撰稿: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中區農業改良場 張致盛
壹、前言
台灣鮮食葡萄品種有巨峰(紫黑色)、蜜紅(紅色)及義大利(黃綠色)3 種。據
94 年統計, 其中巨峰葡萄栽培面積最大, 約 2,730 公頃; 義大利葡萄及蜜紅
葡萄兩品種佔少數, 合計面積僅有 100 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