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 - 龍眼
P. 3

龍眼(Dimocarpus lingan Lour)  屬無患子科(Sapindaceae),  為亞熱帶常綠果樹,


            原產於中國大陸,  台灣栽培歷史甚早,  清康熙  55  年「諸羅縣志」等即有記載,  係從閩



            粵人移居台灣時,  攜來栽培,  台灣栽培的龍眼,  雖引自中國大陸,  但由於適應性廣、繁


            殖力強、栽培管理容易,  已發展成為台灣最本土化之經濟栽培果樹。台灣是目前除了中國


            大陸、泰國外,  世界上龍眼之主要產區。據「農業統計年報」統計,  民國  94  年全台灣


            栽培面積  12,358  公頃,  年產量達



            102,790  公噸。產地主要是台南、高雄、台中、南投、嘉義,  而以台南為最多,  栽培


            品種以「粉殼」為主,  約佔栽培面積之  60﹪。



                  龍眼果樹的用途甚廣,  材質堅韌、紋理美觀,  是供做傢具及雕刻製品的上等材料;



            果實除供鮮食外,  可烘焙龍眼乾及加工製造龍眼罐頭、龍眼酒、龍眼膏等。近年來,  食品


            界用桂圓肉為原料的加工產品極多,  使得龍眼乾肉在台灣的消費量遂年增加,  對紓解台灣


            龍眼鮮果市場壓力有極大幫助。




            貳、重要栽培品種


                  台灣龍眼栽培品種十分混雜,  大都為許多自然變異植株混植的天然林相。為了方便市


            場交易,  長久以來僅依果形大小與品質區分為福眼、水肉眼、糖酸肉眼及鈕仔眼等  4  大類。




                  嘉義農業試驗分所及中興大學,  從事品種改良及檢定篩選工作,  迄今調查發現的栽


            培品種高達  70  餘種。品種雖多,  但栽培品種更迭頗為迅速,  較重要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