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2013十大神農暨模範農民專輯
P. 67

從林瑞鵬身上,證明只要肯花心思、人人都 能種出有機好產



             品,但銷售就不見得那麼順利。林瑞鵬的成功,初級生產是重要一


             環,只有穩定產出,才能穩定貨、擴大經營規模。




                   觀自在農場不生產葉菜類,是林瑞鵬區隔市場的策略,且除了



             一般根莖、瓜果類,他並鑽研有機農戶很少種植或是高經濟價值作


             物,前者如牛蒡,後者如藕、食用百合及改良品種山苦瓜 —花                                                          蓮   2



             號,目前是「農場三寶」,年年擴大種植積,提升整體收益。




                                            回饋社會,推有機理念




                                                  至於經營管理,林瑞鵬以契作生產為手


                                            段。「與通路商簽約契作,是有機農民最有保



                                            障的生產方式。」他表示,契作合約多為一年


                                            2 次   ,  6∼11 月為夏季蔬菜、12∼5 月則是冬季



                                            蔬菜,出貨內容及數量約定以月為單位,但數


                                            量通常會超出。「廠說我的菜上架不到一個星



             期就得補貨。」林瑞鵬自豪地說,他的宅配車可不是一市面常見的


             收貨車,單日出貨量最高曾達 3 公噸,需由專車收貨才能應付。




                   由於數量龐大,因此計畫生產格外重要,目前農場生產的已是



             半年後的貨,從產量換算耕種面積,並分批種植;此外,林瑞鵬還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