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荔枝
P. 25
膠蟲( Kerria lacca) 原為特意引入取膠之有用昆蟲, 但後來因為化學合成代用品
取得便利而失去利用價值, 釋放田野反而成為台灣果樹及森林重要害蟲, 本蟲以口器刺
吸植物汁液維生, 同時分泌出紅色膠質及白色蠟質附著荔枝枝幹, 可見到紅色蟲體及瘤
狀膠粒密生於枝幹上, 受害枝幹小枝條乾枯掉落僅剩頂稍, 經一段時間後全枝幹枯乾,
甚至全株死亡, 對荔枝栽培影響重大。另外因為膠蟲分泌蜜露掉落葉表, 提供煤煙病菌
增殖之養分, 受膠蟲危害植株發生嚴重煤煙病使得荔枝樹勢更形衰弱。
防治方法:
應嚴格執行清除燒毀受害枝幹之清園工作, 同時於若蟲發生盛期選用植物保護手冊
推薦防治藥劑進行有效防治工作。
八、班星天牛
班星天牛( Anoplophora macularia) 俗稱牛角外ㄤ或框皮蟲, 因為黑色腳、翅
鞘、前胸與背板上有星狀白色斑點而名, 每年發生 1 世代, 成蟲在 4、
5 月羽化, 5~7 月最多, 交尾後雌蟲於地基部之樹皮咬出 T 字形產卵孔產卵, 幼蟲
孵化後取食皮層, 造成流膠, 繼之鑽入木質部蛀孔取食, 嚴重影響水份輸送, 地上部
缺水枯萎, 若蛀食孔道環繞橫徑 1 圈即如環狀剝皮般使荔枝樹快速枯死, 是荔枝重要
害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