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荔枝
P. 12

另一套方法是以手工修剪,  行株距是  6~7  米,  方法是在採收時一併將垂直向上


             的枝條自基部剪除(疏刪),  其餘的枝條回剪  1  至  2  段梢以控制樹冠幅度,  使樹型高



             度控制在  3  米以下的傘型。樹冠相接觸時則採隔株強修剪的方


             式以維持果園的產量。本法的理想是在省工的前提下儘量擴大樹體的結果面,  以提高單株


             產量,  採寬行距的用意是維持樹的四周均有充分的光照,  以充實樹體的儲藏養分。此種模


             式各品種皆可適用,  但玉荷包常須配合剪花處理或半剪花處理(即樹體的上半部不易剪花的



             部份不剪花),  否則花穗過大浪費樹體養分影響結果,  因此需加強改進肥培管理技術,  免


             除剪花的手續,  否則隨著玉荷包栽培面積的擴大,  利潤下降,  剪花有不符成本之慮。


                   除樹型控制外,  枝條局部的修剪亦頗重要,  其管理方式因品種而異,  玉荷包、要


             有粗壯的結果枝才會結果,  因此每個枝條都要仔細管理,  方法是第  2


             次及或第  3  次萌梢後疏除弱枝,  原則上每次除枝時祇保留  1  枝使三梢都是單枝延續。



             至於糯米、黑葉、桂味,  淮荔等非焦核品種,  只要不是過於纖弱的枝條都能結果,  只


             是結果多少的問題,  因此只要總產量不受影響大可不必太在意每個花穗結多少果。因此


             修剪方式是除去內側枝、較密、紊斷、重疊的枝條並在側枝或結果母枝進行疏刪修剪,


             使光線能夠透入即可,  而無須每個枝條均仔細管理以降低成本。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