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 - 2011年十大經典好米選拔農友手冊
        P. 2
     ■ 2011 年十大經典好米選拔之沿革
            稻米品質競賽沿革
            近年來由於經濟快速繁榮發展,國人對於食米的消費量雖較以往減少,但對食
            米之要求已由以往「量」的需求轉變為要求「質」的提昇。而我國於 91 年加入
            WTO後,已開放進口外國米,面對外來競爭,國產米唯有力求提昇品質,才
            能獲得消費者之支持與信賴。而提高國產稻米品質,需由農民生產面與業者加
            工面共同努力。在農民生產方面,首應改變農民長久以來重量不重質之觀念,
            並塑造國產米優良品質之形象。
            為鼓勵農民種植高品質稻米,提昇國產米品質,農政單位自民國 84 年起,著手
            輔導農會辦理「稻米品質競賽」活動,並舉辦公開頒獎儀式及得獎米促銷活
            動,邀請媒體及各界觀禮,利用媒體宣傳向國人推薦各地區生產之優良稻米,
            協助建立地區性品牌。經過多年的努力,已達到教育農民良好及合理的田間栽
            培管理方式,改進其田間生產管理技術,進而達成生產高品質稻米及提昇國產
            米形象之目的,同時藉由活動過程向社會大眾宣導稻米品質分級觀念與認知,
            並加速建立我國稻米分級制度。
            本競賽活動初期因受限於人力及經費,僅輔導辦理「鄉鎮級」競賽,並由當地
            農會負責辦理;自 88 年 2 期起,增加「縣級」比賽,91 年 2 期再增加「區
            級」競賽,縣、區級競賽則由該地區遴選出一代表農會承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