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枇杷
P. 19
罹病樹幹基部長出緻密之白色菌絲, 而後轉為灰黑色。菌絲感染寄主時於根部表面
生長, 並向主根及莖部蔓延, 即使在植株死亡後, 菌絲生長亦不停止。罹病木材上會
出現黑色線紋, 但最後完全腐敗, 瓦解。因根部受害後, 影響水分吸收及輸導功能,
植株呈現缺水萎凋狀, 而後經數月或數年而逐漸生長衰落、落葉、枯萎死亡。
本病害與褐根病引起之病徵, 有時區別不易。兩菌引起之木材腐敗, 均屬白腐。但
白紋羽病喜低溫( 病菌最高生長溫度 30℃ 以下) , 病害多發生於緯度、高度較高地
區, 患部菌絲初為白色, 而後轉為灰黑色, 罹病木材上出現黑色線紋。而褐根病菌為
擔子菌, 喜較高溫度, 病害發生於中部、中南部或較低海拔地區, 患部菌絲初為白
色, 而後轉為黃褐或黑褐色, 罹病木材上出現褐色網紋, 為病菌之菌絲索。在台灣,
褐根病之發生一般較白紋羽病普遍。
2. 發 病 生 態
菌絲為本病害之主要感染源, 平常以病株根部為其存活場所。病害主要藉健株與病株
之根系交纏而傳播, 亦可藉根部帶菌之幼苗、或帶菌之土壤以傳播與蔓延。病原菌的菌絲
遇寄主根部即可在其表面生長, 並侵入樹根木材。由於病菌自感染寄主根系至出現外觀病
徵需時甚久, 因此當外部病徵出現時, 已無法挽救。罹病植株死亡後, 如果土壤未經消
毒, 同一地點重植株亦會於短期內罹病死亡。